2025年3月,襄阳市中心医院北院区神经内科(眩晕中心)引进了先进的虚拟现实(VR)前庭康复仪,助力头晕/眩晕患者的恢复。
什么是VR前庭康复?它相较于传统的前庭康复训练有何优势?接下来让我们一同揭开3D虚拟场景如何让失衡人生重归稳态的神奇面纱!
一场科技与生命的共舞
2025年3月,襄阳市中心医院北院区神经内科诊疗室里,32岁的眩晕症患者李先生戴上VR设备,正在全神贯注于虚拟射击训练场景。靶标在三维空间闪现,李先生通过头部运动进行追踪射击,这种沉浸式训练将传统的2D平面康复升级为多维动态空间训练。训练结束后,VR前庭康复设备予以反馈评估。
李先生说:“经过一周的训练,我的头晕症状好多了!”就像游戏打怪升级一样,该康复技术从基础训练到综合训练,再到拓展训练,为患者“量体裁衣”选择循序渐进的训练模块。
技术革新:从2D平面到3D世界的康复跃迁
“与传统前庭康复相比,VR技术通过生动的场景让患者身临其境,大大增加了患者训练的主动性,让其更轻松愉悦地完成治疗。”神经内科主任常丽英如此诠释这项新技术。
一些患者面对复杂的视觉刺激,比如逛超市看货架、看地毯、看手机、看电视都会诱发头晕或者使头晕加重,往往伴随着跌倒的风险,而VR前庭康复仪“寓练于乐”,患者会在三维世界中体验到他们通常感到头晕/眩晕的动作、声音和场景,比如观察瀑布、在飞机上观察火山爆发、时空飞行等,通过在虚拟环境中让患者逐渐接触和适应恐惧源,以减轻或消除症状。这些虚拟场景通过对视觉刺激的生理和心理反应的逼真模拟,使患者能够灵活应对不同环境。
襄阳市中心医院神经内科自2017年开始对眩晕患者进行前庭康复治疗,多种形式的前庭康复训练显著加快了患者的康复,VR康复仪的使用,将会造福更多的眩晕患者,使他们更快摆脱头晕、行走不稳等恼人的症状。智慧医疗助力患者前庭康复,让科技的温度照亮每一个“摇晃的人生”。
北院区神经内科 朱凤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