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夜时分,襄阳市中心医院消化一科的监护仪警报骤然划破宁静。3月21日23时47分,急诊绿色通道送来一位呕血不止的老年患者——暗红色血块浸透三块急救纱布,血压已跌破80/50mmHg警戒线,心率飙升至132次/分,生命的沙漏正以秒速流逝。
经过初步检查,消化一科值班医生聂琳判断患者为急性上消化道大出血,当务之急是立即实施手术止血,否则患者随时可能因失血性休克而命丧黄泉。
然而,当聂琳向家属说明病情,并建议采用内镜止血治疗术时,家属却因对手术风险的恐惧和对疾病预后的悲观态度,一度决定放弃治疗。
面对家属的迟疑和患者岌岌可危的生命,消化一科的医护团队并未退缩,聂琳耐心地向家属剖析病情,详细阐述手术的必要性以及成功的概率,同时温柔地安抚家属情绪,帮助他们重拾信心。护士们也在一旁精心照料患者,确保其在等待手术期间生命体征的稳定。
经过医护人员的反复沟通,家属最终被医护团队的真诚与专业所打动,同意进行手术。
手术室内,一场精密的时间争夺战正在上演。田爱霞副主任医师操控的电子胃镜在血管迷宫中穿行,4K超清显示屏上,喷射状出血点犹如狰狞的泉眼。“钛夹准备!”随着三枚精密止血夹的精准闭合,血柱应声而止。麻醉团队同步调控的输血加温仪维持着36.5℃的黄金体温,巡回护士的计时器定格在02:17——从大出血到完全止血,用时128分钟,手术成功,患者被安全送回病房接受进一步观察与治疗。
术后,患者的生命体征逐渐趋于平稳,出血得到了有效控制,家属的脸上终于绽放出久违的笑容。他们紧紧握住医生的手,满含感激地说道:“是你们的坚持和专业救了他的命!”这一刻,所有的疲惫与压力都化为欣慰与自豪,医护人员的脸上洋溢着笑容。
“每个小数点都承载着生命的重量。”科主任高山强调。消化一科98.6%的急危重症抢救成功率背后,是18套应急预案的反复锤炼,是医患沟通情景模拟的每月考核,更是对“黄金1小时急救圈”的执着坚守。当城市安眠时,这里的无影灯永远亮如白昼,守护着生命最后的防线。
消化一科 刘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