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菜单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专题专栏 > 全面从严治党

为加强党的政治建设提供坚强保障 推进政治监督具体化常态化

2020-03-157277

为加强党的政治建设提供坚强保障

推进政治监督具体化常态化

十九届中央纪委四次全会强调,新时代强化政治监督的根本任务就是“两个维护”,要加强对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落实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批示精神和党中央重大决策部署、落实全面从严治党责任情况的监督检查,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精神情况的监督检查,严明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确保党中央政令畅通,确保权力在正确轨道上运行。

2019年,按照中央纪委三次全会部署要求和委机关工作安排,中央纪委国家监委监督检查第四、第五、第九、第十一室组成调研组,按照理论联系实际和试点探索、总分结合的思路,边学习、边工作、边调研、边总结,在12个联系地区开展政治监督试点,选取8家中管企业作为调研单位,统筹推进政治监督课题调研。

政治监督探索实践情况

十九届中央纪委把政治监督摆在更加突出位置,加强部署推动和引导指导,形成狠抓政治监督的良好态势。各地纪检监察机关认真贯彻党中央决策部署,按照中央纪委全会要求,紧紧围绕“两个维护”强化政治监督,立足职责、积极探索,取得明显成效。

紧紧围绕“两个维护”强化监督检查,凸显服务保障政治大局作用。把督促做到“两个维护”作为政治监督首要任务,组织开展了对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批示精神和党中央重大决策部署贯彻落实情况的专项监督检查,自觉把“两个维护”落实到具体工作中,确保党中央政令畅通。各地聚焦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贯彻新发展理念、实现高质量发展等重大决策,聚焦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打好三大攻坚战、保障改善民生、减税降费以及做好“六稳”工作等重大部署,紧密结合实际,加强政治监督,查处和通报了一批贯彻落实中弄虚作假、阳奉阴违等问题。

加大查处违反政治纪律问题力度,监督态势日趋强劲。坚决把政治要求落实到执纪办案中,形成了对政治问题与经济问题相互交织的腐败案件、严重违反政治纪律政治规矩问题严查快办的有利态势。据调研数据统计,12个联系地区处理的违反政治纪律干部中,对抗组织审查调查的占48.3%,履行“两个责任”失职的占30.1%,搞迷信活动,团团伙伙、拉帮结派,搞两面派、做两面人,落实党中央决策部署不力,不按照规定请示报告重大事项,巡视巡察整改弄虚作假,妄议中央大政方针,诬告陷害等8类问题占21.6%,反映出查处政治纪律案件已拓展到全类型、全形态,巩固和发展了查处政治问题、纠正政治偏差的强劲态势。

结合职责加强探索,抓手不断实化细化。强化政治监督定位,组织开展对中管企业、中央机关的政治巡视和脱贫攻坚专项巡视。部署开展了扶贫领域腐败和作风问题专项治理,以及违建大棚房、违建别墅清查整治,人防系统腐败问题专项治理,开展漠视侵害群众利益问题专项整治,在扫黑除恶专项斗争中强化“惩腐打伞”等专项工作,并把强化以案促改作为提升办案政治效果的有效载体,督促开展相关领域问题整改。

围绕党的政治建设强化职能作用,内容不断拓展,效果不断增强。围绕坚定政治信仰、坚持党的政治领导、提高政治能力、净化政治生态等目标任务,积极探索发挥纪检监察机关作用、保障党的政治建设的思路举措,指导各地结合实际开展政治监督。如,北京对高校领域存在的政治意识淡化、党的领导弱化、党建工作虚化、责任落实软化以及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落实不力等突出问题,有针对性提出加强政治建设、政治监督的意见建议;黑龙江省探索开展政治生态量化考评工作。

加强分类指导,探索实践稳步深入。把握正确方向,既突出“两个维护”等重点强化督导,强调做实做强、做精做准,在相关整治和问责工作中,注意区分政治问题和工作问题,准确把握政策策略,为各地提供了指导性案例。各地坚持立足职责、找准定位,加强总体把握和分类指导,天津、内蒙古专门出台加强政治监督的指导意见,推进政治监督有力有序开展。

调研发现,当前各地对政治监督探索实践取得了重要的阶段性成果,但距离做精做准、具体化常态化仍有差距。一些地方一些部门笼统地认为政治监督就是从政治上进行的监督,有的狭隘地把政治监督等同于发现和查处违反政治纪律问题。一些部门政治监督视野和思路还比较窄,将政治监督与业务工作脱离,与其他监督割裂,导致政治监督浮于面上、不能深入;有的对政治监督缺乏研究和部署,工作零敲碎打,没有具体内容和针对性措施办法,实效性不强。一些基层同志存在重办案轻监督、重业务轻政治等倾向,政治敏锐性和政治鉴别力不强,不善于发现和研判处置政治问题,对认定和处理政治问题的尺度、策略把握不准,思想方法和处理方式简单。

精准把握政治监督原则要求

政治问题的敏感性、严肃性,决定了政治监督必须在做精做准上下功夫。强化政治监督,关键是把握内在规律,坚持贯彻原则,实现稳中求进,确保良好效果。

必须围绕中心、服务大局,始终坚持监督的正确方向。纪检监察工作必须自觉以党中央的中心为中心、以党中央的大局为大局,通过有力有效的政治监督,督促各级党组织和党员干部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动上同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要坚持把政治监督融入管党治党全局,注重监督责任、协助职责与主体责任的贯通协调,形成监督整体合力。

必须坚持目标导向和问题导向相结合,实现政治、纪法、社会效果相统一。政治监督要将坚持和加强党的全面领导、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作为根本目标,树立鲜明政治导向。同时,要立足纪检监察机关职责定位,以发现和纠正政治问题为着力点,校正政治偏差,消除政治风险隐患,要把提高政治觉悟、激发内生动力与强化纪法约束、严格政治规范相结合,标本兼治、综合施策。

必须坚持实事求是,严格依规依纪依法,准确甄别政治问题。纪检监察工作具有很强政治属性,但并非什么都能往政治监督的“篮子”里装。要坚持从实际出发,确定本地区、本单位、本部门政治监督的重点任务、重点对象,突出领导机关和领导干部尤其是一把手,不能上下一般粗、各地一刀切,既要从政治上审视、发现和处置问题,又要防止政治监督不力、不到位和泛化、简单化,损害政治监督严肃性权威性。要坚持以客观事实为依据,以纪法规定为准绳,准确界定问题性质,区分轻重程度,严格依规依纪依法作出处理。

必须做到落实落细,透过业务看政治,找准政治监督切入点。政治监督与各项业务工作是紧密结合的,必须坚决防止和纠正把政治与业务割裂开来、对立起来的错误认识。如,国有企业领域政治监督,既不能抛开生产经营就政治说政治,也不能以生产经营为借口,放松党的建设、弱化党的领导。要找准政治监督与业务工作的结合点和切入口,透过业务看政治,通过监督检查发现业务问题背后的政治风险、政治隐患并及时解决。

必须注重抓早抓小,前移监督关口,强化主动监督、靠前监督。要增强政治敏锐性和政治鉴别力,对容易诱发政治问题的敏感因素,对党的政治建设和意识形态领域各种错误思想、模糊认识、不良现象,要延展政治触角、延伸监督探头,善于从细微中发现政治风险隐患,把问题解决在萌芽状态。要克服把政治监督局限于事后查处上,提升监督主动性、及时性,防止一般问题发展为政治问题。

推进政治监督具体化常态化

纪检监察机关是管党治党的重要力量,根本职责使命是维护党中央权威和党的团结统一。做精做准政治监督,是推动新时代纪检监察工作高质量发展的必然要求,必须在具体化常态化上下功夫。

突出工作重点,推进政治监督精准施治。一是围绕四中全会《决定》贯彻落实情况,适时组织开展专项监督检查。聚焦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特别是党的领导制度体系、党和国家监督体系,从严明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的高度,破除贯彻执行中的形式主义官僚主义,严肃查处不讲规制、不守章法、打折扣搞变通、阳奉阴违等问题。把党员领导干部遵守制度情况纳入政治监督范围,着力发现突出问题,严肃查处阻碍制度执行、损害制度权威、破坏制度环境的行为。二是紧紧围绕履行政治责任、担当职责使命情况,聚焦重点问题,加强监督检查。聚焦党中央重大决策部署,加强对领导班子、领导干部贯彻落实情况的监督检查;聚焦打好三大攻坚战,尤其加强对贫困县脱贫摘帽及脱贫后“四不摘”情况、金融风险防控、生态环境保护政策实施情况的监督检查;聚焦民生领域群众反映突出的行业性、系统性问题,加强对站稳政治立场、履行政治责任和担当职责使命情况的监督检查。

完善工作布局,突出政治监督引领作用。一是把政治监督摆在首要位置。在职责任务和工作部署中,把政治监督根本职责突出强化起来。在谋划和推动工作中,旗帜鲜明、坚定有力地抓政治监督,防止各项监督工作平均用力、监督重点不突出、任务不聚焦。二是树立政治监督鲜明导向。把政治监督贯穿监督执纪问责和监督调查处置全过程,在履行纪检监察职责中,优先考虑政治要求、政治标准、政治效果,切实担当政治责任;在日常监督中,优先从政治上进行监督检查,及时发现和纠正政治偏差;在线索处置中,优先处置反映政治方面的线索;在廉政意见回复中,优先审查政治方面的问题反映;在审查调查中,优先查处政治问题与经济问题相互交织的腐败案件;在推进标本兼治中,优先解决和整改政治问题,加强政治性警示教育,提升以案促改的政治效果。

创新方式方法,推动政治监督做深做实。一是探索政治问题发现识别的方式方法。要充分发挥巡视巡察利剑作用、派驻监督探头作用,加强对信访举报的定期梳理和综合分析,及时发现政治偏差及问题苗头。在对党中央重大决策部署贯彻落实监督检查方面,要坚持以上看下和以下看上相结合,通过检查领导责任是否到位、工作机制是否健全、工作成效是否扎实等方面,查找问题根源、找准责任主体。二是探索政治偏差监督纠正的方式方法。综合运用监督执纪问责、监督调查处置等措施,坚决有效纠正各类政治问题和偏差。对严重违反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政治问题与经济问题相互交织的腐败案件,严肃查处清除隐患;对履行“两个责任”不力的问题,精准追责问责,压实政治责任;对苗头性、倾向性政治问题,用好第一种形态,督促及时整改。三是探索政治问题源头治理的方式方法。积极履行协助职责,督促党委落实政治建设责任,促进政治问题源头治理。做好审查调查“后半篇文章”,深挖腐败背后的政治根源,加强思想道德和党纪国法教育,探索标本兼治有效办法。

健全制度机制,促进政治监督常态长效。一是建立对党中央重大决策部署贯彻落实的监督问责机制。围绕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批示精神和党中央重大决策部署情况,对组织检查、沟通反馈、成果运用、追责问责等重点工作,予以规范指导。二是完善政治监督协同配合机制。完善内部协调沟通机制,加强监督检查与审查调查、巡视巡察机构沟通协作,形成监督合力。三是建立常态化政治监督谈话、政治生态调研制度。突破单纯围绕线索开展监督的局限,加强对部分重要岗位的监督对象开展例行谈话,当面了解干部思想政治情况、地方政治生态状况、接受问题反映。将政治生态调研明确为一项硬任务,全面、动态掌握政治生态情况。

加强规范指导,提升政治监督整体效能。一是适时出台新时代纪检监察机关强化政治监督的指导意见,明确指导思想、目标任务、基本原则和方法路径,统一思想认识、加强分类指导。二是探索建立政治监督统计指标体系,精准分析研判政治监督形势和任务,推动政治监督规范高效运行。三是加强教育培训,把政治监督作为纪检监察干部培训的必修课,强化政治历练,增强斗争本领,提高纪检监察干部政治觉悟、纪律自觉,坚决杜绝泄露案件信息、隐瞒问题线索等情况,锤炼精准识别政治问题、纠正政治偏差的本领。

来源:中央纪委国家监委网站



首页

医院概况

新闻动态

科室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