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菜单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专题专栏 > 党史学习教育

用心用情办实事 仁心仁术暖人心——襄阳市中心医院全力开展“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纪实

2021-09-078218

群众利益无小事,党史学习记心中。自党史学习教育开展以来,襄阳市中心医院掀起了“我为群众办实事”的热潮。

从遮风挡雨的风雨连廊,到快捷进出的智能闸机;从推出互联网医院,到实现线上“一站式”入院服务;从远程会诊、多学科诊疗(MDT),到七大中心的救治速度再上新台阶;从关注细节、关爱患者、职工,到全面提升服务质量……

连日来,记者走访中了解到,襄阳市中心医院始终秉承公立医院的“公益性”,以“医院发展,职工幸福,社会满意”为目标,用心用情用力服务患者和职工,将实事真正办到了“实处”。

小小细节大大关爱

“真没想到不用从成都回襄阳,打个电话就把门诊慢性病办好了!”8月25日,夏女士致电襄阳市中心医院,对该院开通“手机端人工代办门诊慢性病”点赞。

此前,居住在异地的参保人员如需申办门诊慢性病,仍须返襄申报。如今,该院医保办推出了线上服务,避免了异地参保人员来回跑路。

事实上,这只是中心医院优化服务流程的“缩影”。

“我前几天用手机预约了胎儿彩超,现在打开手机还能实时查看候诊人数。”8月26日,在该院南院区,孕妇周女士前来做复查。

周女士说,随着该院小程序有了“胎儿彩超”线上预约,辛苦排队成了过去式。两年前,她到医院做第一胎的彩超时,排了半天队却得知未到检查时间。如今,只需在手机上点一点,不仅能知晓何时做检查,还能立马做好预约。

新冠核酸检测线上预约、互联网医院开通线上问诊、开出全市首张财政电子票据、社保卡支付业务开通……记者了解到,智慧医疗正在该院落地生根。

“一些看似很小的细节,反而体现了大大的关爱。”周女士说,医院有一处设计让她感觉很暖心:连日来,阴雨绵绵,一条连通医院各大楼之间的“风雨连廊”,起到了为患者遮风挡雨的效果。

据了解,自2019年9月,襄阳市中心医院开展“流程改造、关注细节”活动以来,该院通在旧楼房加装电梯、将不平路段、台阶改造成无障碍通道、更换生活用品等多种方式,让患者就医更舒心。

襄阳市中心医院党委书记毛春说,只有关注细节,把实事办到位,才能真正提高患者的就医体验和满意度。

学科建设注入灵魂

8月25日下午,62岁的刘女士被家人紧急送入中心医院急诊科。卒中中心值班医生接诊后得知,30分钟前,刘女士出现右侧肢体麻木,言语不清,高度怀疑急性脑卒中疾病,立即启动“卒中绿色通道”。医护人员陪同刘女士紧急进行初步评估、心电图、检验、头部CT检查等,进而实施静脉溶栓。此时,距离刘女士进入医院大门,仅仅过去了15分钟。

当时,该院卒中中心立即启动“绿色通道”。医护人员陪着刘女士紧急进行初步评估、心电图、检验、CT检查等,进而实施静脉溶栓。此时,距离刘女士进入医院大门,仅仅过去了15分钟。

挽救刘女士的这15分钟,又被称为“DNT时间”,即卒中患者从入院到注射静脉溶栓药物的时间,最能体现急救效率。据介绍,2021年以来,该院卒中中心DNT平均时间甚至降至22分钟。值得一提的是,该中心被评为“2020年度四星高级卒中中心”,今年4月曾吸引北京大学首钢医院等全国30多家医院的70多名神经内科专家前来交流、学习。

除了卒中中心,该院针对危重症患者,还分别成立了胸痛中心、创伤中心、危重孕产妇救治中心、危重症儿童和新生儿救治中心、房颤中心、心衰中心。

其中,胸痛中心于2017年通过了国家胸痛中心认证,创伤中心率先在襄阳组建了多学科团队,危重孕产妇救治中心成为国家母婴安全优质服务单位,危重症儿童和新生儿救治中心组建了鄂西北儿童新生儿重症转运平台,房颤中心不断提升了区域诊疗水平,心衰中心高分通过了国家标准版心衰中心认证。

“对于危重症患者而言,时间就是生命!”中心医院党委书记毛春介绍,近年来,该院完善“绿色通道”各环节、推行“住院总”制度、不断加快“七大中心”的建设,不仅追求更快、更便捷,而且制度更趋完善。

学科建设,正是医院的灵魂。七大中心建设,是全院加快学科建设的“排头兵”。毛春称,襄阳市中心医院针对三院区提出了“南优、北拓、东进”的发展策略,始终把推进医院学科建设放在至关重要的地位,努力提升诊疗水平。

惠民诊疗上下联动

“MDT的意义非常大,让我看到了生命曙光!”8月25日,当记者走进中心医院肿瘤科时,患者丁大爷讲起了亲身经历。

所谓MDT,即多学科诊疗。在MDT模式中,患者只需挂一次号,就会得到多个学科专家给出的更全面、更综合的诊疗方案,从而让其得到更优的治疗。

丁大爷,62岁,是名“老烟枪”。今年7月,他因咳嗽、气喘了1个多月,来到市中心医院就诊。经肺部CT显示,其右肺下叶有个肿瘤,大概率为恶性。

“做完穿刺后,诊断为鳞状细胞癌。更遗憾的是,病期比较晚。”丁大爷说,听到这个消息,他感觉自己的一只脚,已经迈进了鬼门关。

7月,肺癌MDT团队召集心胸外科、肿瘤科、放射影像科、病理科、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进行多学科讨论。鉴于丁大爷双侧淋巴结肿大,目前暂没有手术机会。遂集体制定出了治疗方案:先进行4个疗程的术前转化治疗,观察肿瘤后再视情况进行手术。

肿瘤科副主任医师杨超介绍,经过1次转化治疗后,丁大爷的病灶大为缩小,有了手术机会。接下来,丁大爷将进行再度转化治疗。与此同时,肺癌MDT团队将进行第2次多学科讨论,再次给出最佳治疗方案。

“无论学术研究还是临床实践,无论团队建设、创新还是抢速度,我们努力的终极目标只有一个,就是给患者带来更多生的希望。”杨超说,MDT诊疗模式让多学科专家集思广益,可为患者提供更优的诊疗方案。

据介绍,多年来,襄阳市中心医院一直在积极探索多学科协作诊疗模式。2014年,“肿瘤多学科联合诊疗(MDT)模式”在襄阳市中心医院正式启动;2018年11月,襄阳市中心医院作为湖北省唯一一家地市级医院入选国家卫健委公布首批肿瘤多学科诊疗试点医院;2020年11月,医院被授予“国家消化系统肿瘤多学科试点项目A级达标单位”称号。

与此同时,一种惠民诊疗模式在该院备受患者推崇,即“日间手术”。

据介绍,市中心医院2017年率先在湖北省地市级医院中开展日间手术,截至目前该院已有23个病区开展121种常见手术,从入院到出院,时间少则1天内,多则2天内。并且,手术除了省时以外,还很省心、省钱。像腹股沟疝、胆囊息肉、胆囊结石等普外科常见疾病,均可通过日间手术完成治疗。

“改善医疗服务,要勇于探索、敢于尝试!”毛春介绍,医院大力整合资源,不断整合MDT团队、增加日间手术项目、优化加速康复外科(ERAS)建设等,为患者提供了更多、更快、更好、更优的医疗服务。

关爱职工勠力同心

“职工也是群众,只有职工满意,才能让职工更好地为患者服务,从而让患者满意。”毛春说,医院积极开展“关注细节,关爱职工”活动,通过实地调研、广泛征集诉求,从制度、硬件、细节处用心用情关爱新老职工,使全院干部职工始终保持昂扬斗志、旺盛精力持续健康地投入到全心全意为患者服务中。

更换老旧办公桌椅,改善医护值班条件,切实优化工作环境;策划护士节、医师节、迎新晚会等,着力提升职工归属感;编写员工办事指南,优化服务流程,真正实现职工少跑腿;以诚心引进人才,用真情留住人才,搭建职工成长平台……实实在在的政策,真真切切的幸福感,让职工心有归属。

曾月成,33岁,神经外科医生。在他看来,近两年来,医院的办公条件有了很大的改观,既舒心又暖心。“只要职工提建议,院领导都会研讨,再落实。”曾月成说,让大家既吃惊又感动的是,当有职工提出冬天洗手很冷时,医院很快为所有病区配置了洗手宝,让大家手暖、心里更暖。

张炜,30岁,眼科医生。张炜告诉记者,成为中心医院的职工很幸福。因为医院针对他们这些未婚青年,还贴心组织了各种相亲活动。据了解,该院团委每半年开展1次大型联谊活动,连续举办5届“襄青相爱”系列青年联谊活动。3年已经有近20对青年职工通过联谊活动找到了伴侣。

高修兰,心内科高年资护士。她坦言,近几年来,护士节和医师节的活动越来越有“仪式感”。

“2019年走红毯,2020年开展了为期一周的宣传活动,2021年主办护士节特别节目。”高修兰说,当同事的照片和事迹被做成展板展示后,大家心里特别甜。大家在这儿工作,有归属感、幸福感。

人才,是医院发展核心竞争力。近几年,襄阳市中心医院实施人才兴院战略,不断引进高层次人才,提升了医院的综合竞争力。龚兴瑞,医学博士,通过高层次人才招聘,进入中心医院麻醉科。他说,此前曾在十堰太和医院、上海交大医学院附属国家儿童医学中心工作,当他向医院表达出想回襄阳发展的意愿后,中心医院不仅给出了优厚的待遇,而且为他量身定制了发展方向。

今年是建党100周年,襄阳市中心医院正脚踏实地,用心用情用力解决患者与职工的困难事、烦心事,以实实在在的成效践行“我为群众办实事”。

“为群众办实事,一定要在‘实’上下功夫。”毛春说,办实事围绕3句话方能做好、做实、做细,3句话即:公立医院必须落实公益性;牢记“人民至上、生命至上”的初心使命;始终把人民群众的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放在第一位。


首页

医院概况

新闻动态

科室导航